10分鐘文化圈走出文化興村新路子
新文化造就新農民,新農民建設新農村,新農村展示新風尚,新風尚引領新時代。象山鎮鳳陽村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圍繞“鄉村振興”戰略布局,以建立“美麗鳳陽”“和諧鳳陽”“文明鳳陽”“奮進鳳陽”為目標,打造“10分鐘文化圈”,走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。
搭建文化舞臺。鳳陽村堅持高起點規劃、高標準建設、高機制管理、高成效利用,整合宣傳、組織、衛計、文廣、教育、農業、旅游等各部門的文化項目資源,將遠程教育、農家書屋、農村電影、農民健身、村級黨組織活動中心等項目,捆綁整合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,投資50余萬元致力打造文化建設示范基地,實現“文化娛樂中心”“科技信息中心”“計生醫療服務中心”“村級現場辦公中心”四大功能合一,在村上建成一個廣播站、一個圖書室、一個小課堂,建成五支文藝隊、五只宣講隊、五只志愿隊,并將村文化服務中心向村民聚居地、異地搬遷點、人群集中地遷移,在圖書借閱、遠程教育、電視收看、廣播收聽、文化活動等方面為村民充分提供便利。
凝聚文化力量。充分利用鄉村文化舞臺,通過“送文化”“種文化”“賽文化”系列文化活動,為村民“清心”“明目”,為村兩委“凝心”“聚力”。制定了《鳳陽村“三字經”村規民約》,編成快板進行廣泛宣傳;11月28日,組織開展了“宣講十九大 走進貧困家”主題文化活動,積極倡導全民共建幸福新鳳陽,唱響了一曲文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鳳陽之歌;組織村民主動參加文化活動,由舞臺“觀眾”變成舞臺“主角”“主演”“主唱”,成為村級文化活動的組織者、引領者和參與者;組織村上以及其他村的“星級文明戶”“道德模范”“新鄉賢”等走到前臺,講述個人故事,引領村民感恩向上。12社61歲的李先瓊參加了村上的文藝隊,身體變好了,性格開朗了,婆媳關系也變好了;5社代曉梅加入了縣上的文化志愿隊,每天晚上組織大家進行廣場舞、腰鼓培訓;村上請來“中國好人”朱瑞林,每家人都搶著去聽她的故事……漸漸的,村民臉上的笑容多了,腰包鼓了,生活更幸福了。
傳承文化技藝。象山花鑼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,是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鳳陽村大力傳承和發揚象山花鑼鼓這一民間傳統技藝。從2016年年底起,村文化志愿者組織文藝隊先后走訪民眾300余次,挖掘線索,尋找懂、會花鑼鼓的相關人員,逐步還原了這一表現形式。2017年,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,成立了鳳陽村花鑼鼓表演隊,先后在大英、中江等地表演30余次,喚起了無數老人的記憶,也讓無數年輕人見識了、記得了這一藝術表現形式,引起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共鳴,并利用“傳、幫、帶”的效應,不斷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文化隊伍,形成“星火相傳”“以點帶面”的工作局面,將文化活動變成村民的生活方式。